共青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委员会
学院共青团2019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1.21”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团大抓基层”“全团抓学校”工作要求,积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攻坚,全面从严治团,扎实做好学院共青团各项重点工作。着力深化学院共青团改革攻坚,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成长服务两大任务,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团员学生,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1、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着力打造红色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寻求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通过“创作、赏析、传播、诵读、演绎”等形式凝练和弘扬红色校园文化。开展“与信仰对话”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赏析、排练演绎红色经典作品、“红色寻访”社会实践等活动载体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礼敬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不断提升传统节日的影响力,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文化自信。
2、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元培青年微信平台和各级团学新媒体工作矩阵。完成元培青年微信平台主页改版工作,进一步优化信息服务,使公众号在增强青年学生校园生活圈的黏性中发挥更大作用。开学季、毕业季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等特殊节点策划原创专题,加强内容供给。综合运用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创新信息传播手段。建立学生干部网络思政队伍,培养学生骨干,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国70周年等年度重要时间节点,学生骨干参与正能量的网络互动和发声发言,持续开展院团委两微一端自媒体管理及院外媒体新闻报道。
3、着力推进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契机,办好以大学生骨干为重点的学习、传播和践行项目。组建由学院党政领导、优秀教师、专家学者、杰出校友组成的导师团队,以“信仰入头脑、实践长才干、基层立功业”为培养主线,开展党性教育、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对外交流等学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骨干、团干部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进一步落实课堂“回音壁”,启用课堂“回音壁”云平台,努力凝练项目成果,走好“课程思政” 最后一公里。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工程,继续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二、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纵深推进团学改革
1、加强顶层制度供给。落实学院共青团改革方案、制度性文件和指导性规范,完善共青团工作的运行管理、培养培训、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制度。完善二级学院共青团评价考核制度,共青团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不同层级团组织的核心任务,研究出台学生科研、艺术文体活动目标管理实施办法,志愿服务工作指南、社团管理工作指南。深化学生社团文化,推动校际发展交流。同时,进一步优化共青团的资源配置,通过项目支持、政策支持、合作支持等措施,加大资源下倾力度,激发各类团组织的内生动力和组织活力,抓好重点项目实施。
2、实施基层团组织活力建设工程。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促进班团一体化发展,探索社团建团、活动项目建团、宿舍建团、网络建团新机制,广泛开展各级 “活力团支部”评比活动。结合“双百双进”、“三下乡”等活动,设计符合支部团员特点的工作和品牌,实现“一院一品”,对标省教育厅“活力团支部”申报要求,培育若干个院级重点建设团支部。组织基层团支部通过创作视频或图文综合类新媒体作品,对支部活动和工作成果进行展示、传播,开展“点赞团支部”和“魅力团支书”评比活动。把落实“三会两制一课”作为严肃团内政治生活的基础性工作,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质量实效。尝试建立青年教职工团支部,促进青年教师密切联系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3、加强学生会、社团组织建设。优化学生会组织体系,按照精简、效能原则优化内部机构和岗位,构建一心双环”组织格局。定期规范召开院级和分院层面学生代表座谈会。强化学生会组织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设计营造“开放、奉献、成长、快乐”的团学组织文化,推进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青年之家”建设,努力打造信念坚定、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心系同学的学生骨干队伍。
4、完善学生权益服务工作机制。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健全学生权益服务委员会工作机制,完善维护学生利益的组织化渠道和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的反馈渠道。开展“分团委书记与学生骨干面对面”活动,定期与学生开展交流,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探索逐步在二级分院、班级团支部等团组织中设立权益服务部(委员),建立三级联动权益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紧密联系学生的优势,及时收集反映学生的利益诉求,并协调学院有关部门关注解决。
三、坚持竭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动员广大团员学生建功新时代
1、进一步提升学生科研成果。深化我院学生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二级分院在我院学生科研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学生科研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积极开展学生科研成果培育,在浙江省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争取获奖1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学生科研立项数保持稳步提升,立项数目不少于14项,2018年国家级、省市级立项学生科研结题率不低于85%,学生论文发表数量比去年增长20%,达到20篇及以上。
2、增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影响力。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练元培精神,开展“五四中华经典诵读”、“镜湖杯”校园辩论赛等活动;开展“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成立爱越点校协;鼓励大学生艺术团创作排演传统原创艺术作品,积极参加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比赛。结合“双百双进”、“三下乡”等载体,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通过“以演促教、以演促学”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抓好大学生艺术团建设,文艺作品在省级比赛中的获奖数量和等次比去年有所突破。
3、强化实践育人体系。集中组织开展寒暑假、日常、专项“三位一体”社会实践活动,设计重点项目,聚焦重点团队,提升团队成果。进一步推进“双百双进”深入开展,加强与乡镇街道、市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完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优化学院志愿者管理水平,设置院内学生干事志愿服务岗,积极加强校外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工作,建立长期性、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项目:蔡元培故居、黄酒小镇等。优化和完善志愿者工时认定、星级评定和志愿先进个人评比制度,推进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做好2019年“两项计划”志愿者的选拔工作。组织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校青春健康项目。
共青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委员会
2019年3月20日
绍学院元培团〔2019〕15号:共青团2019年工作要点.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