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与使命学后感ᅵ新时代青年谈“参照”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指人在水中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在民众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状况。习近平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在本期中,青年学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参照”二字为主题谈自身的看法与见解。
纺织服装与艺术设计分院 环境设计1801邬韩娜
什么是参照?“参考并对照比较;仿照,参考仿照。”这是词语本身的解释,但我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参照”这个词非常的有意义,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早在1917年10月25日,发起了俄国十月革命。也正是这一场十月革命,使共产主义运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得了胜利。中国也因此受到了其广泛的影响,随着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扩大,《新青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曾经更是评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这之后,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这就是参照,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就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以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至今,对我们中国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而就在今年的10月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的盛典,特别是阅兵仪式,中国军人以昂扬的精神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并看到了中国人民满脸的幸福感,可想而知,我们的中国正在快速的发展。就像习近平主席讲话中提到:“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天安门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到今天,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是的,我们从人民的幸福生活就可以看出我们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不仅在民生问题上处理的很好,还在各个方面的建设中也很好,中国正变得强大起来。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从民众中就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状况,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生活的怎么样就是国家发展的侧面反映。这也就是我对参照的另一方面的解读。
纺织服装与艺术设计分院 纺工1801方依程
镜子不会说谎,总是忠实地反映出美丑。同样不会说谎的,是群众的眼睛和话语。政策合乎实际、民众安居乐业,人民不会违心批评;反之,民众也不会粉饰。即使能用一些手段“防民之口”,人民依然会用“道路以目”的方式表达抗议。同样,民众最了解政策的好坏。对干部来说,这是警醒,更是鞭策——自己说好不算好,民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从“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打掉横亘在党和群众之间的无形之墙,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之始就将“人民”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在“敬民”的话语坐标下,强调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
人民常常被比作载舟的谁,喻为种子生长的土壤,视为树木枝叶的根本。对于执政者来说,人民的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算过分。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部署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拾党的优良传统,重申党群血肉联系。这样一次以密切联系群众为主旨的党内教育活动,不可能把群众关在门外,习主席也一再要求“坚持开门搞运动”,一再告诫“切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否”是商汤在3600多年前对伊尹说的。习近平总书记用它来阐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的“照镜子”,以故为新,推陈出新,为典故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读之耳目一新,显示了高超的运化翻新能力。
药学1904王舒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人视水见行,视民知治不”。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以民情为镜”。生活中,我们以身边人为榜样做参照;学习上,我们以同学为参照,向优秀的同学看齐;工作后,便是向优秀的同事学习。参照无处不在,物理中说参照物是天地万物,就像奥古斯特·罗丹说的:“生活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群众就是水,水就是参照。观察“水”,党和政府知道自己工作是否做的好,国家是否治理得当。作为一名当代的青年大学生,过去的自己是现在自己的参照,现在的自己是未来的参照。我们现下应走好每一步,给未来的自己一个好的起点。将使命传承,将好的一面延续,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和政府亦是如此,为人民服务,视水见行。不管是人生,社会,还是国家,从来不是纸上谈兵的规划,总是有参照,然后一步步走出来,每天前行一点,每一次寻找到最好的,最优秀的一面,在百分百的进度条上不断前行,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才会既不忘初心,又可以牢记使命。
经管财会1906 庄梦静
“参照”即为参考并对照,参照一词出自: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祥符 间禁 沉义伦 本,自后 沉 本难得,今亦时见之,可以参照。评价世上万事万物的好与坏、对与错,都是需要一个标准的,符合标准的为好和对,反则为坏和错。在国家大事上,更离不开一个合理的参考并对照前人事迹的参照标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就是以前人为鉴,从前人的教训中总结经验吗?因此,我们应拟定好标准,为进一步发展中国奋斗,以古人之鉴,来书写来者的辉煌!
经管财会1906 朱晨悦
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之始就将“人民”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在“敬民”的话语坐标下,强调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更是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人视水见行,视民知治不”,这也在无形中告诉我们“参照”的重要性。
人判断事物都需要靠参照物来进行,因为所有物体都不能孤立存在的,需要在各种联系的约束与解放中成型,因此参照往往会左右我们的好恶爱恨。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作为祖国栋梁的我们,更是要以最纯净,最美好的初心作为参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照亮前路的明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鞭策和警醒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正前行的方向盘。
愿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参照物,拒绝诱惑,拨开迷雾,勇敢前行。
经管会计1804 杨洪艳
古有唐太宗以魏征为镜,所以出现了我国又一个清明盛世—贞观之治,也有楚国失了屈原这面镜子,宋王朝失了岳飞这面镜子,才有了亡国之痛。而这些为人们所知的历史也成了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哀之也要鉴之,去做到勿让后人复悲今人。
今有党以人民为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民众为镜照自己,让初心和使命得到更好的践行。
古往今来,以人为镜者往往取得成功,自高自大者往往走向失败,这是历史的辩证法,以人为镜不仅可以明得失,还可以知方法,得技巧,谙规律,不短缺,何乐而不为?
经管财会1906王鑫淼
打开黑暗世界的一束光,引领着前行;劈开混沌云层的一对翅膀,振臂着翱翔;拨开阴霾的一双手,摸索着勇敢前行。在未知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参照点汇聚力量,推动着我们前进的步伐——黑暗中的光,混沌云层中的翅膀,阴霾里那双手......参照点永远在不明处汇聚成物,发散成光。
“参照”,使若干件不同事物比较的标准,亦是指引我们在庞大世界里找到方向之光。它可以小至比较的标尺,亦可大至未知世界里评价事物的准则——价值观。
我们用我们个人的价值观去衡量我们的行为是否正确,社会用它的价值观去衡量它的风气是否向上,国家用它的价值观去衡量它是否繁荣富强。
原来我们切身的“参照”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打开黑暗世界里的一束光!
参照点汇聚力量,发散成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每一个中国人民,追逐着我们最初梦想。原来你我都可在“参照”汇聚成光。
会计1801浦智涛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否”,说的是人从水中能看到自己的形象,观察人民就能知道治理得好不好。
人民,常常被比为载舟的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执政者,人民是根本。正因如此,十八大部署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拾党的优良传统,重申党群血肉联系。这样一次以密切联系群众为主旨的党内教育活动,不可能把群众关在门外,习近平总书记也一再要求“坚持开门搞活动”,一再告诫“切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他引用的这句话,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见治乱的水。现实中,不管是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更多其他工作,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多照照群众这一面镜子,多比比群众这一把尺子,才能真正回答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否”是商汤在3600多年前对伊尹说的。习近平总书记用它来阐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的“照镜子”,以故为新,推陈出新,为典故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读之使人耳目一新。
汉语言1803张卜兮
公元前1620年,成汤讨伐不祭祀的诸侯葛伯,他对伊尹说:人视水形,视民知识否。意思是,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在民众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情况。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镜子论”。这种“以人为镜”的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沿用。《诗经 小雅 荡》中有这样一句话: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首诗描绘出当时民怨沸腾、内外交困、政权面临崩溃的图。这就是统治者没有“以人为镜”的下场。而唐太宗正好与之相反。在直言敢谏的魏徽去世后,唐太宗感叹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在这三鉴的帮助下,唐太宗才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看完了古代,我们再将目光转移到当下。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方针政策要是脱离群众,要是得不到群众的认可。那么这样的政策近乎于纸上谈兵,需要进行调整,直到群众满意为止。作为一名官员,要是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是无法做到“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更无法看出自己的治理情况。
最近,89岁高龄的申纪兰,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作为中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一直以各种方式为百姓谋福利。在她的努力下,“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宪法;在她的探索下,西沟走上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发挥的“双层经营”新路子;在她的带领下,对西沟发展进行重新定位,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申纪兰为何一直扎根农村,她这样回答到:我是一名农民,还是一位共产党员,对基层情况也比较收悉,跟群众战斗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哪里有困难就应该去哪里。这样一位时刻惦记着人民群众的老人,怎会不受到人们的尊敬?怎会不受到人们的爱戴?怎会不受到国家表彰?
镜子不会说谎,总是真实地反映出美丑。同样不会说谎的,便是群众的眼睛和话语。任何的弄虚作假,任何的纸上谈兵,都逃不过群众的眼睛。“为人民做实事”不仅是共产党员的任务,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任务。
新中国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有70年了,回头看看1949年的中国有什么?那时候有的最多的可能就是人吧,那时候我们要经济没经济,要科技没科技。这次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攻击11无人机,东风17导弹方队等先进装备的首次亮相,象征着我们在慢慢拉近与那些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我小时候喜欢坐在太太的身边听他们讲那些他们小时候的故事,那时候红军长征吃的是些什么,是树皮,杂草,皮带,连最基本的米饭都没有,然后新中国成立后粮食短缺问题还是存在着,他们吃饭还是需要依靠粮票油票,每家每户都有着限定的粮食,在一大锅水里就扔了稀少的米,他们就依靠这个度日,有时候一碗里也没有几粒米,那时候一家里至少有两三个孩子要养,反正有了上顿不知道有没有下顿,肉更是一个很稀奇的东西,只能在接待客人和过年的时候又这么一小块,这肉小孩子也是不能吃的,衣服也是缝缝补补,一件衣服要穿好久好久。
听着那时候的生活,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想象那时候的生活,现在肉不稀奇了,衣服也不稀奇了,现在已经走进了全面小康时代,我们当初只是穿暖吃饱,现在我们的眼光变得高了,不再满足以前的要求了,现在是要吃得好穿得好,即使那些在山里面的孩子,政府也会走进大山里面,实现精确扶贫,来确保他们的生活过的好一点,这个生活品质的改变不能说明政府这些年的努力吗?参照过去的日子,我们的生活不仅仅只是好了半点一点,这是一个大跨越,不仅是时代的大跨越,更是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大跨越。
汉语言1803班应桂芬
“人判断事物都需要靠参照体来进行,因为所有物体都不能孤立存在的,需要在各种联系的约束与解放中成型。”可以说,根据参照体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的感觉,可以是自信,也可以是自卑。当然,如果一个人想要进步,就要选择一个优秀的参照体,这样才会有动力去提升自己,只因为不甘屈居于人后。
今日的中国,可以从不同的参照体中得出不同的结论。今日的中国与1949的中国早已截然不同,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的迅猛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征程,在这之后中国在经济、思想、经济增长、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建设、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今日的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渐渐提高,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曾经北平签订各项条约时的中国,今日的中国是富强民主的国家。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中国在进步,在各种失败中吸取教训,参照强国、参照自己,然后做到成就自己。
那么,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儿时,我们常常被父母拿来与别人家的小孩进行对比,所有优秀的人都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小孩。曾经,我十分厌恶这种感觉,现在我渐渐明白那是父母的一种督促的方式,因为如果没有任何对比,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所处在什么位置,会因为某种小小的成就便沾沾自喜,这无疑是一种不同的“堕落”。参照,并不是一种恶意的比较,参照的好坏取自主动参照者的心态。成绩是一面连接过去的镜子,它能告诉你在这段时间的你的学习状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实,参照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了解自己,得到进步。那么我们便要牢记我们为什么想要进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这便是初心。无论世界是怎样变化的,倘若初心不变,那么我们前进的道路也还是不变,我们便不会迷茫,因为世界的变化无非是多几条岔路来迷惑众人。在成长的这条路上,看着路上的参照物,不忘初心,坚定不移的向前走去,最终一定会有所成就。
汉语言1803邵卫萍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语出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意为: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的治理状况。这是一种参照论,也强调一种治国之道,以民情为镜,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也引用了这个道理,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见治乱的水,在现实中不管举办什么活动,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批判,多照照群众这一面镜子,才能做出更贴近民生的决策,更好的治理国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我想作为班干部,管理班级也是一样的道理。班委发出的通知,制定的班规,只有从同学们的执行情况和所达到的效果,才能看出我们的工作的成效。是不是有用,适不适合班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时做出调整,制定更适合班级的规章制度,更好的管理班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照好群众这面镜子,我们才能放开膀子干大事。
英语1921班赵建清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习近平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画》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人民,常常被比为载舟的水,喻为种子的土地,视为枝叶的根本。对于执政者,人民的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正因此,习近平主席也一再要求“坚持开门搞活动”,一再告诫“切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他引用的这句话,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见治乱的水。现实中,不管是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更多其他工作,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多照照群众这一面镜子,多比比群众这一把尺子,才能真正回答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 原典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第三》
■ 结合实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为学生的我们就是在人际间要把互动对象作为参照和镜像,在与他者的比较中看到真实的自己。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刚进大学校园的我,和他人参照起来,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这也是当初,我告诉自己的进入大学后不要做那种浑浑噩噩的大学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供稿:团委、习近平思想研习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