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委要闻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专栏|“废变宝--点缀绿色生活”垃圾分类小队

发布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9-07-18 15:42:07

    2019年7月17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建筑工程分院“废变宝--点缀绿色生活”暑期实践调研团队由分院辅导员卢小盼的带领下,来到了地处绍兴西北部的村落南村,进行了为期两天有关垃圾分类的调研实践。

    小队了解到,南村为响应绍兴市政府号召,从三年前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政策,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大类,周边的村民也能较为清晰地分类出各项垃圾。南村环境较好,特别是东浦村,周围的河水清晰见底,住宅区旁少有异物,可见垃圾分类政策贯彻落实之效。

    小队这一次带来的是数十份问卷调查和有关越城区垃圾分类的宣传手册。党群服务中心的主任以祥和热情饱满的态度迎接着小队成员们。据悉,南村一直以来都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垃圾分类的政策,每家每户家门口张贴着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和两种颜色各异的垃圾分类箱,工作落实到位。在主任的安排下,小队在村门口张贴了垃圾分类大型海报并开始了为期两日的工作计划。

深入调查:垃分类处理受到广泛关注与支持

    首先第一项是关于南村的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小队发现,安置房普遍存在于乡村与城市的城郊结合处,居民们普遍承认安置小区垃圾处理不是很到位,环境普遍存在脏、乱、差的问题,管理模式仍有待改善。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是散落的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团队一行6人沿路采访,其中就大多数是年纪较大的老人,态度热情并积极配合采访工作。在采访过程中,有对年迈的夫妻,针对垃圾分类提了不少建议。如:增设废电池回收箱,单独回收农药瓶等,为团队的调查开阔了思路。当被问及自身对于垃圾处理的态度及受益情况时,当地居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她们说,“每家每户现在都有两个垃圾桶进行自家垃圾的预先处理,而后集中处理。”同时小朋友们也反映,目前垃圾处理受到一致认同,相信之后的垃圾处理会越来越好。

实地访问:大至村支委书记 小到居民百姓

    采集有关垃圾分类态度的样本后,小队进行了访谈。村支委书记是第一个访问对象。“垃圾分类我们从2017年初就开始实行了,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分发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箱,放至家门口,如有损坏可以更换;同时垃圾处理人员在回收垃圾后会进行二次处理,进一步将垃圾具体分类。实行至今,收获颇丰。”书记满怀自豪地谈到。其实跨南村有条河,这条河的清澈已见证了垃圾分类的实效。再者,小队采访了民众,许多表示垃圾分类是好事,愿意贯彻执行到底。

    最后,在夕阳微风的照拂下,小队成员告别了南村,踩着收获颇丰的劳动果实,结束了三天的实践。绍兴南村环境宜人,没有太多城市的喧闹,美丽而宁静,垃圾分类更为它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光彩。不容置疑的是,垃圾分类仍需要当地乡民、政府共同努力,并不断源于村民,受益于村民,回馈于村民,为建设更好的美丽乡村而不懈奋斗。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绍兴理工学院委员会